
这几天,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充斥着和双十一相关的折扣和促销广告。 这些广告似乎都在影射一件事:花钱购买这些产品,能够为你带来更多的快乐。
但真的是这样吗?快乐真的是能够用金钱买来的吗?
为了引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绿色倡议在近期发起了一个倡议行动—— #IAMENOUGH“我就是最好的我” 来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他们为此制作了一个视频,从许多人那里了解到他们对于双十一,以及这股从2009年至今仍然不减热度的购买潮有何想法。
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的受访者已经意识到,店家想要卖给消费者的 “快乐” 并不是永久的,这种快乐更像是一种麻醉药,让人们在短时间内相信这些看似很好的物质品能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然而,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还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至于快乐,如果我们自己都还不清楚快乐的定义,要如何分辨它的真假?
是的,“快乐” 的确是一个很难定义的词汇。
有些人会说,它是一种喜悦的体验、一种身心灵健康的状态、一种满足的感觉。如果每个人说法各异,诠释不同,那我们要如何辨认出“快乐” 呢?
在这里,我们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想法:“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被爱。” 不论是身心灵的健康和归属感,还是希望被他人视为一个成功的人,这些,全都是出自于对于认可和爱的渴望。
当我们购买更多的化妆品、衣服,是因为我们想要变得更吸引人,从而更被他人接受、被看见和被爱。当我们购买豪华的家具、装饰品放在家里,我们希望被认可,想要成为我们希望他人眼中厉害、成功、有品味的形象。这些行为的根源,都是出自于想要被爱。
如此说来,快乐的源头不存在于物品之中,而是来自我们内心。而物质的产品之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也是因为我们相信它包含的某种意义。若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快乐其实很简单,它是一种内心的状态、一种感觉、一种存在,它是和所爱之人共享的美好经历。
“快乐” 和消费主义有什么关联呢?
在商业主义蓬勃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被说服通过购物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大公司利用了人的这一心理,通过打击人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直到将我们困在一个 “认为自己不够好” 的圈套之中,让我们相信,只有通过购买更多的商品,才能帮助自己逃离这个圈套。
事实上,大公司创造盛大的购物庆典(例如双十一),通过疯狂的折扣,让我们买更多东西。人们常常会忘记,商人的这些行为并非出自于慷慨和善意,真正付出代价的,是受更多污染的地球、被剥削的工人,以及为这些折扣付钱的消费者们。
让我们一起,带着意识去观察自己的行为,并鼓励他人一起
让我们一起,带着意识去观察自己的行为,并鼓励他人一起。
事实是,我们原先的自己,已经足够。YOU Are Enough。我们已经通过我们有的尽到我们最大的努力了。
为什么我们要让事情变得如此复杂?为什么我们要将幸苦赚来的钱用来购买过多的东西,只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东西能让生活变得更好?但事实上,有许多非物质的事情,也能让我们感到同样甚至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我能怎么参与#IAmEnough 呢?
支持和参与这个活动十分简单!你只需要完成下列其中一个选项即可:
- 将图片上传到你的微信朋友圈,或是其他的社交平台。
- 点击下方链接,接受我们的邀请,以行动来参与:https://www.wenjuan.com/s/In2qyy/ 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
- 通过分享这篇或者我们其他的的倡议行动文章,与你关心的人分享这个理念。
- 将你积极的正能量的行动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比如说:你在双十一这天做了什么?你帮助了某个人?你和你在乎的人一起吃了饭?你捐出了一笔钱给某个组织来表达你的支持? “快乐” 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这场行动是通过支持绿色倡议的朋友们和志愿者们才得以实现的。尤其要感谢 Alicia Tsao, Daphne Tai, Xiaofang Suskita, Hui Wang, Adele Foucart, Karen Saenz, Manon Van Damme and Clotilde Pal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