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一词由古希腊戏剧家Aeschylus发明, 意思是“人类的爱”。名人例如Bill Gates, Warren Buffet, Michael Bloomberg, OrphaWinfrey, Mark Zuckerberg, Richard Branson, Ray Dalio等。他们对慈善的支持,为这个词语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BACKGROUND
词典将“慈善”定义为“帮助别人的渴望,这种渴望通过本着慈善之心,慷慨地向公益事业捐款表达出来。“
根据一篇文章,慈善和慈善事业的区别如下:
- 慈善是一种自然的、情感的冲动,对眼前的情况和给予通常发生在短期内。慈善可以采取金钱捐赠、志愿服务或实物支持的形式。
- 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源,需要采取更具战略性的长期方法。除了捐赠或志愿服务外,一些慈善家还参与宣传工作。
America – The Most Philanthropic Country?
作为世界上“最慈善的国家“, 2019年美国人捐款数量将近449.6亿美元,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美国慈善机构也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慈善机构。美国的基金会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凯洛格基金会(Kellogg Foundation)等。对于那些好奇的人来说,由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Ningvar Kamprad)创立的Novo Nordisk基金会(丹麦)和Stichting Ingka基金会(荷兰)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基金会。
是什么促使人们进行慈善捐款?
除了宗教机构,教育领域是另一个受到慈善家喜爱的捐赠领域。但是慈善家对教育领域的捐赠也常常收到负面评价,因为富有的慈善家捐助对象是自己精英云集的母校。
根据CharityX发布的一篇文章,“ 高等教育收到的大笔捐赠,体现了超高净产值捐赠者(UHNW)对自己母校的喜爱。这种现象在美国普通大众中并不常见,大部分美国人将钱捐赠给宗教组织(32%),教育机构(32%),公共服务和基金会(12%),医疗机构(8%)。”
备注: UHNW/Ultra High-Net Worth是指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的个体
但是根据英国卫报,慈善的最终受益人通常是超级富豪,而且,
“社会上的慈善家越来越多,每年捐赠额达到数百亿。但是为什么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这篇文章中陈述了2019年教育领域的一笔最大捐款捐给了精英富豪们自己的母校,”精英慈善的受益者是精英“。
慈善在中国
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慈善捐赠”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儒家,道家和佛教影响,“赠与”和帮助穷人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中。
老子, 生于楚的中国哲学家说到,“ 真正富有的人没有财产。他贡献的越多,就越快乐。他给予的越多,就越富有。“
不同于西方国家基金会是主要捐赠人,在古代的中国,施善的大多是普通百姓。这种赠与的精神也常常在中国古装剧情节中反映出来。比如发生饥荒的时候,富人会在房子门前放一个桌子,桌子上摆满食物,把食物送给穷人。
在2008年,四川受到8级地震的冲击,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80,000人。慈善捐款达到1000亿元,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分水岭。
一项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研究表明,在近代中国,越来越多人进行慈善捐款。事实上,从2019年到2017年,中国慈善捐款总额增长了3倍。
实现平等过程中的批判,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虽然慈善捐赠逐渐体制化,规范化,由于在某些情况下的不透明体制,担心和信任危机仍然存在。随着慈善事业在中国的扩大,中国政府在2016年出台了新慈善法,宣传慈善,规范慈善机构,增加透明度。
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中国民众对进行慈善捐款表现出的日益增长的兴趣。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社会和环境问题在媒体上的热度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还有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熏陶,即使是在超级富豪中,捐款意识也明显增长。
另外,中国的慈善机构格外重视如何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的基金会和慈善项目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加。在2018年,促进可持续增长的项目支出增长了94%。
众筹平台,政府资金,机构捐助还有投资方的不断涌现,新鲜的想法和策略能够为筹款方集资提供新的角度,也能重新塑造捐赠方制定捐赠计划时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