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时候考虑经济增长而不是GDP了吗?是时候考虑生活而不是城市了吗?

日期发表 由Nika Zobec发表

在大家说要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其实他们指的是一种保证现有状态不变但又能带来新鲜血液的解决方案:更多的安全感,更多的医保,更多教育,更多钱等。但这种改变绝对不会给自己带来不便。而事实上,任何解决办法都将无可否认地改变核心价值和生活进程。如果没有,那么这些办法必然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

你们是否问过自己,除了GDP和房地产价值,在更高层次上,是否存在一种发展方式,能够解决我们身为人类和个人时所面对的大多数问题?加入我们为期3个星期的上海北京图书交流之旅,探讨这十位日本反主流文化贤者的富足生活和巧妙启示。而他们,将很有可能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者Andy Couturier通过所搜罗的故事获得了2017年度诺提勒斯书奖——绿色生活及可持续奖项。当今世界,物质富足,唾手可得。然而,有些人却选择了简朴的生活,并且沉浸在十足的幸福感之中,他因此大受启发。

因为我们深陷危机之中,我们都有义务去思考,总结出大量的办法,并且去一个个地尝试它们,从屋顶花园到电子单车,或者是像碳中性水培等诸多可能的办法。但我们需要留意书中提出的几条核心概念,例如:

  • 谦逊
  • 为自己做事&为自己思考
  • 休息充分&允许慵懒
  • 切勿对土地心生贪欲
  • 少产少用
  • 追求简朴
  • 你的行为的后果,切记考虑再三

我们将会和Andy一起探讨这些话题:

  • 城市生活&乡村生活:何处才是可持续的未来?
  • 工作&假期:自给自足式农业和技艺的结合,是否会成为未来工作的变化趋向?-后物质主义的发展:你所拥有的和你所为的,哪个成就了你?
  • 思想,幸福&可持续: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和幸福观?
  • 闲暇时光&沉迷科技:如何有节制的使用科技,让生活更加富足?
  • 便利&消耗:身体力行,而不再索取的价值所在
  • 家庭生活和可持续:现代家庭面对社会压力,如何能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活?
  • 自给自足农耕&土地分配:“别对土地心生贪欲”到底什么意思?我们能从他们对所耕耘土地的依赖中学习到什么?
  • 教育和独立思考:我们为何以格式化的模式思考,这又是如何阻碍我们的个人成长的?

Andy 是谁?

我们中有太多的人和出生来到的世界格格不入。但是“忠于自己”又不是那么的简单。如果我们对抗社会主流的洪流,我们最后总是会固化自尊。对于艺术家们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到底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又能自在自我?--Andy Couturier

Andy Couturier是一位散文家、诗人、写作教师。最近获得了2017年的Nautilus文学奖,奖项类别为生态学和可持续生活。他是TheOpening的创建人和创意总监。这是一个为创意写作开设的平台。他所著的散文和文章曾登刊日本时代杂志(TheJapan Times),北美文选(The NorthAmerican Review),Adbusters,京都日志(KyotoJournal),奥克兰时报(The OaklandTribune) 和创意非科幻作品(CreativeNonFiction) 等杂志,内容和生态学,可持续生活方式、固有核能源相关。

详情请登录我们官网站或扫描二维码:https://taol.greeninitiativ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