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我们的食物之旅: 圆桌讨论和食品集市

  • 2021年5月22日
  • 10:00 - 19:00
  • 思南文学之家, 上海

五月二十二号(星期六),加入绿色倡议和北欧四国领事馆全天的活动(集市 + 圆桌会议),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健康食品和北欧的生活方式。

活动简介

这次集市有将近20个摊位参展, 圆桌讨论邀请了多位专家,讨论话题围绕着健康食物体系的创新展开,涉及了食物体系的透明度,实现食品可持续性过程中的技术挑战,北欧健康食品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的关系。

以下为圆桌讨论内容和嘉宾介绍


小组讨论 1: 10:15-11:15

你知道食物从何而来吗?

虽然有机食物已从小众走向主流市场,但围绕着有机食物的经济承受力,生产过程透明度,生产规模扩张能力仍然存在较多疑问—这不仅是消费端的顾虑,同时也是对生产端的考验,农场主往往很难拥有资源对生产的食物进行有机认证。而缺乏透明的生产流程让消费者对“有机食物“保持怀疑的态度,质疑其对身体健康与环境保护的有益程度。

  •  40分钟小组讨论
  •  20分钟观众互动问答环节

演讲嘉宾:

  • Matilda Ho, BitxBites & Yimishiji 创始人 & CEO: Matilda Ho是一位创业者和投资者,致力于创建更加可持续的食品体系。她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的杂货电子商务平台Yimishiji,该平台在整个供应链和客户体验中设计了食品教育和透明度。她是Bits x Bites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Bits x Bites是中国领先的食品技术风险投资企业,致力于向初创企业投资,以应对全球食品系统挑战。
  • Yulia Yao, Traceability Dept.IQC(Shanghai)Co., Ltd. 联合创始人 : 10年以上食品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及管理经验。负责追溯平台的设计,研发及运营等。熟悉行业标准及最新追溯体系应用技术。负责追溯标准及规范文件的研发,负责内外部追溯培训,曾对国外分公司进行追溯培训及长期追溯技术支持。现负责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食品信任追溯平台的建设及运营管理,嘉吉中国产品追溯项目的相关技术支持及培训等。曾(2008-2015)负责麦德龙中国麦咨达追溯平台的建设及管理,制定生鲜产品的追溯标准及300多家可追溯供应商的追溯信息。
  • Johan Lennefalk, Beijing & Greater China, Business Sweden 市场经理: 瑞典商业集团北京及大中华区市场经理Johan Lennefalk先生:Johan Lennefalk先生现负责瑞典商业银行北京办事处,在瑞典公司进入市场战略和亚洲增长方面拥有9年以上的经验。他曾在中国,香港和韩国任职,为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公开上市的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涉及的主题包括寻找新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确定潜在的并购候选人以及评估供应商。现在的重点是通过瑞典推出的天猫全球健康计划,将创新的瑞典食品,补品以及健康的有机,纯素食和植物性产品推向中国市场。
  • Isabella Wang, Nuobo Ecommerce; Founder, NDST 副总经理: Isabella拥有MBA学位以及酒店业的研究生文凭。她还拥有法国文学学士学位。她目前是诺博(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也是NDSF品牌的创始人。 NDSF主要帮助选定的中小型北欧公司,特别是挪威有机和/或绿色食品和饮料产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小组讨论 2: 12:30-13:25

 塑造中国有机食物的未来

农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中国拥有超过3亿农民,且农业产值占中国GPD的10%。这个产业的特点是大量拥有小农场的小农户,在非常多样化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如何动员他们创造更健康,更安全的食物呢?

  • 40分钟小组讨论
  •  20分钟观众互动问答环节

演讲嘉宾:

  • Fred Yang, Rainbow of Hope & Urban-Rural Bridge 创始人: 希望之虹”(Rainbow of Hope)的创始人,该组织将中国农村的农民与上海的消费者联系起来。成为村里第一个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并在中国东部教授英语后,他回到湖南与农业和他的家人重新建立了联系。
  • Ana Terra, Goma 合伙人; Nutrition with Ana 创始人: 安娜是一名营养学家,也是一名企业家。她之前创办并出售了自己的公司Ilovemi-我的智能食品。目前,她是Goma的股东兼执行合伙人,Goma是上海从农场到餐桌的概念。在侧面,她建立了Nutrition with Anna。一个为个人和企业带来幸福和健康生活的工具的平台。在她的业余时间里,您可以找到她在上海的街道上拍照,参加体育活动或为她的博客写文章。安娜对食品,营养和创新之间的交汇点特别感兴趣。她认为创新是我们解决可持续发展改善世界所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
  • Avril Accolla,  Tongji University 副教授; Slow Food Shanghai合伙人: Avril Accolla的职业生涯致力于设计,整体人体工程学,设计驱动型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毕业并曾就读于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现为同济大学可持续商业与文化桥梁研究实验室副教授兼主任,他专注于可持续性对中国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
  • Faraz Mani,  Sol Farms 创始人: Faraz是“ Dali SOL Farms”的董事总经理,他与家人从香港移居后于1999年成立了“ Dali SOL Farms”。从一开始,农业社区的创新与发展一直是重点。利用大理周围的微气候,Faraz开始种植特种大蒜,并扩展到各种优质产品中;从洋蓟,鳄梨,柠檬和樱桃到营养丰富的即食产品,例如新鲜奶酪,香蒜酱,鹰嘴豆泥以及各种涂抹酱和蘸酱。


小组讨论 3: 16:30-17:30

面向未来 - 通过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最新技术正在提升许多食品企业的运营模式。这些技术工具不仅可以使食品更安全,更易获取,或减少浪费,同时它们还可以帮助降低各个方面的成本。在转变和升级我们的食物系统,有哪些知名的本地或全球性的技术案例呢?

  •  30分钟小组讨论
  •  30分钟观众互动问答环节

演讲嘉宾:

  • Chloe Zhao, Orkla - Norway's largest food brand 销售和市场经理: Chloe Zhao是Orkla在中国市场业务的销售和市场经理。她成立了Orkla中国团队,并从零开始为Orkla Group开展业务。基于她在北欧人的教育背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国际商务硕士学位)和在北欧人与中国之间从事贸易业务的7年工作经验,她希望不仅能搭建起挪威和中国之间不仅做生意的桥梁而且促进双方建立牢固的友谊。在过去的几年中,Orkla已从一家工业集团转变为领先的北欧品牌消费品公司。截止到2020年,Orkla拥有110多家工厂和200个主要来自北欧地区的快速消费品品牌
  • Astrid Prajogo, Hao Food创始人&CEO: 在创建Haofood之前,Astrid的专业经验包括十七年的企业家精神,专注于营养和美食,对这些行业有了广泛的了解。她以创意传播机构的形式创立了一家中小型企业,并为印尼政府的旅游倡议“美妙的印尼”工作,担任烹饪外交方面的负责人。之前,她的公司Good Indonesian Food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美食旅游运营商,为保护印度尼西亚的烹饪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丰富的经验使她发展了一系列战略技能-从战略思维到战略营销-所有这些都建立在食品的核心专业上 。
  • Mingwei Li, CellX - 通过蜂窝农业创造可持续的+人性化的未来: Mingwei是CellX的运营经理,CellX是一个蜂窝农业初创公司,通过细胞培养和3D生物打印技术来生产清洁的肉类产品。在加入CellX之前,Mingwei在湖南的一个乡村工作,并共同创立了一个合作社,旨在增强小农户的能力并改善他们的生活。她认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以减少当前农村和城市空间的不平等,并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主持人:

Yi-Wen Lee: Yi-Wen是植物前菜全食厨师教育者,SDG2倡导中心“ THE CHEFS” MANIFESTO计划的重要成员,也是许多全球食品教育计划的主要发起者。她是世界公民,在纽约和中国拥有17年的时尚营销经验,自2012年起开始向整个食品教​​育界过渡。她还是The Plant Forward LLAB的共同创始人,致力于教育,合作并使用食品作为可持续人类健康和社会幸福的润滑剂来发起实际行动和积极改变。

Zhuangchen JJ Zhou 周庄忱, 皮划艇教练 & 骑手: JJ是一名教练,运动员,企业家和赛艇运动员。在为中国奥林匹克划船队完成教练工作后,他开始执行自己的自行车教练计划,该计划将饮食变化与科学的训练方法结合在一起。 JJ完成了三场“ Everestings”,这是周围最艰苦的自行车挑战。他是中国第一位骑车穿越“珠穆朗玛峰”,的自行车手。他还保持着中国珠穆朗玛峰的速度记录。Men's Health和BBC等媒体都报道了他在自行车上的成就。JJ热衷于创造一个以环保可持续的世界,并相信创造有吸引力且美味的替代品是最终的方式。

参加活动需提前报名。

活动日程

  • 11:00 – 19:30 食品集市
  • 10:00 – 18:00 论坛及圆桌讨论

备注: 集市是22号,23号两天,圆桌讨论是22号一天,参加圆桌讨论需要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活动细节

22 May 2021 10:00 am – 7:00 pm
思南文学之家,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一楼 , , 上海
新天地, 十号线, 5号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