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浪费: 被遗忘已为的全球疫情

日期发表 由Nitin Dani发表

你每次吃完饭盘子里还剩多少?几些碎屑吗?一盘吗?还是几乎整张餐桌的食物? 我们浪费了多少食物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后果我们也不敢想象。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估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食物垃圾约为14亿吨,足以养活多达20亿人。这大约是全球粮食供应的三分之一。仅食物浪费就造成了6%的温室气体排放。据粮农组织估计,如果将食物浪费作为一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将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当前的粮食系统是如此的不可持续,如果全球粮食系统不转变的话,到2050年就会崩溃 (The World Counts)

食物浪费从哪儿来的?

食物浪费的历史与全球化密切相关。在一个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里,供应链变得越来越长,任何东西都可以一年四季在任何地方买到——德国售卖的的印度芒果和中国售卖的的澳大利亚苹果。在从农场到餐桌的漫长旅途中,食物在每个阶段都在流失或浪费,水果、蔬菜、奶制品和肉类等新鲜食物尤其容易受到伤害。

当可食用的物品被丢弃时,不仅仅是食物被浪费。考虑将食物从农场运送到餐桌所需的所有资源:灌溉用水、种植土地、为收获提供动力的燃料和运输车辆。如果一串香蕉从卡车上掉下来,或者餐馆老板把没吃完的食物装进垃圾桶,所有这些资源基本上都和食物一起被浪费了。

全球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农业,我们生产的食物有30%被浪费——每年约14亿吨。作为一个星球,如果我们完全停止浪费食物,我们就能减少6%的排放。

但就碳排放而言,并非所有食物浪费都是一样的。肉类和奶制品的碳排放量比水果和蔬菜高得多,所以减少肉类的浪费比减少胡萝卜的浪费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认为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食物浪费对气候的影响,”在乌普萨拉的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研究食物浪费的Mattias Eriksson说。“但我认为问题更大,因为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浪费食物。”

我们来说说中国

就地方层面而言,在中国国内,家庭、仓储、运输和加工等行业,超过6%(3500万公斤)的食品生产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就已经损失了。中国500个城市每天产生50吨食物垃圾。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每天的产量在1000吨到2000吨之间。

在运输部门,粮食的专门运输车辆短缺。大约四分之一的谷物以松散的形式运输,而且由于散射和泄漏,每年约有5%的谷物——超过300亿吨——流失。

在加工阶段,由于大米等食品的过度加工,每年损失超过75亿公斤。

据徐介绍,自2019年《垃圾分类条例》生效以来,上海每天收集的厨余垃圾也超过9000吨,比2017年增加了130%。

但食物垃圾的数量增长如此之快,这个城市正在努力应对。上海缺乏能够控制厨房垃圾渗滤液和异味的专用卡车,也缺乏处理设施。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XieBing表示:“不断增加的厨房垃圾远远超过了北京市规划的处理能力。”他估计,这一差距可能高达每天2000吨。

位于闵行区南部的厨余垃圾处理中心主任LuChangHong表示,该中心自2019年7月以来一直在满负荷运转。但在过去的两年中,闵行收集的垃圾数量增加了两倍,该中心无法处理所有的垃圾。

垃圾太多了,处理设施跟不上——仍然有很多食物垃圾被填埋或焚化。”

最后,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减少我们浪费的食物数量可以减少被填埋和焚化的食物数量,也可以减少我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