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的周日上午,瑞秋拖着两个沉重的黑色垃圾袋走下公寓的楼梯,走向社区垃圾箱房,那里有着四个颜色鲜明的垃圾箱。在这块儿不大的社区一角挤满了居民和身着橙色外套的志愿者,大喊着:“你是什么垃圾。”
这听起来熟悉吗?
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出一年,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年的历程并反思我们现在的处境。
Source: China Dialogue
让分类开始吧
2017年3月,中央政府制定了在46个主要城市实施垃圾分类标准化制度的计划。
中国早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之一。中国每年产生100亿吨固体垃圾,一些城市几乎被垃圾包围。2018年,仅上海就收集了约2.6万吨生活垃圾。
由于垃圾产生量庞大的问题,10个城市被选为“零垃圾城市”作为试点,以实施控制城市固体垃圾增长的法规。上海成为第一个引进这些规定的试点城市。
Source: China Water Risk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强制垃圾分类的政策。政策要求上海市2600万居民,包括商业机构,在垃圾的源头进行分类处理。规定要求将垃圾分为四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违反规定的个人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的罚款,企业和机构将面临最高5万元的罚款。
你可能会想问这些规定在过去一年中是否有效?
结果
根据上海城市管理局的数据,在新政策推出的短短四周内,同上月相比,日均可回收垃圾增加了10%,厨余垃圾增加了15%,干垃圾减少了11.7%,基于上海每日产生2.6万吨垃圾,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与2018年相比,2019年日均可回收垃圾增加了431.8%。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收集量也分别增长了88.8%和504.1%,干垃圾的数量减少了31%.
Source: 上海市人民政府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增幅,是因为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之前,上海市类似的垃圾统计数据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前面提到的这些增幅是建立在较低基数之上的,目前所有垃圾收集数据都按区上传至上海市数据库。
干垃圾的减少表明该政策正在起作用,这意味着进入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垃圾减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废物得到了回收,它们的价值得到了恢复。无论是在垃圾填埋场还是在焚烧场,处理干垃圾总是很有挑战性,而且非常昂贵,如果处理不当,干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污染物和无机化学物质可能渗入土壤、空气或水,并且垃圾填埋场占用了大量空间,也使得附近社区面临着健康风险。
因此,随着干垃圾的减少,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能够将更多的垃圾转移到处理和回收设施,而不是单一地将成吨未分类的垃圾倾倒到有毒的垃圾填埋场。
Residual waste being prepared for incineration.
Source: 上观新闻
我们的垃圾是如何被处理的
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来处理城市产生的干垃圾,这个设施可以产生高达15亿千瓦时的电力,而从燃烧的废物中产生的矿渣可以被回收用作建筑材料。
湿垃圾被送到专门的堆肥设施,产生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在安全处置前要经过去除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可回收物被送到不同的加工设施,提取珍贵的原材料,然后再被送回制造业产业链,生产成新产品。
Staff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garbage truck movements and waste flow within a waste facility.
Source: 上观新闻
Shipping containers filled with waste being transported along the Huangpu River to a processing facility.
Source: 上观新闻
应勇市长赞扬了上海市,称这些举措是“巨大的成功”。
“去年上海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了4.3倍,湿垃圾增长了88.8%,干垃圾减少了17.5%,垃圾回收增长了5倍以上,垃圾的填埋率从41.4%下降到20%。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靠的是全市动员,全民参与。这里我还是再次向全市人民致敬,为上海人民点赞。
Source: China Daily
尽管这些条例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遇到了许多不遵守规定的人,并进行了罚款。根据上海城市管理和执法局统计,自2019年7月1日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生效以来,截至2020年4月,上海城市管理和执法部门已对7662起违规行为处以罚款,其中未分类投放案件4668起(占案件总数60.9%),未设置分类容器案件2695 起(35.2%),混装混运案件124起(1.6%)是最不规范的。
Source: China Daily
上海复杂的垃圾分类条例实施的成功影响了中国的其他城市。广州、昆明、西安和北京等几个城市纷纷效仿上海的做法,强制所有家庭和企业进行垃圾分类。
使非正式正式化
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非正规垃圾收集经济在分类和回收城市垃圾方面是一个高效行业。
在中国,有330 - 560万人从事垃圾收集和管理的工作。
然而,这种非正规方式的未来相当暗淡,因为上海正在将其垃圾行业正规化。在发生了非法倾倒垃圾的丑闻之后,居民反对非正式的垃圾收集中心,认为它们卫生状况很糟糕,同时人们对透明度、问责制和更好的垃圾管理流程的必要性有了更大的认识,因此上海市已经加强了垃圾管理实践。
2019年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上海废物行业正规化的重要一步, 虽然这致使许多以拾荒为生的人处于危机之中,但许多人认为非正规的垃圾分类既低效又不卫生;甚至会导致严重的二次污染。
中国零废物联盟的一名代表表示:
“运营成本低、缺乏监管、加工设备粗糙是这个群体的普遍现象……在我看来,它们对循环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项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的?
当政府官员庆祝这项政策的成功时,我们相信,这个城市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鉴于其在短时间内开展了实施行动。
然而,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即使有了现有的基础设施,上海仍然难以处理每天产生的垃圾,尤其是湿垃圾。目前,正在建设的新设施将有助于缓解这一现状,但仍不足够。
Source: SBag
在绿色倡议,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减少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
我们可以做一些很一些简单的行动,比如减少我们每天产生的食物垃圾,这将对帮助上海处理垃圾大有帮助。同样的,我们应该减少一次性塑料和食品容器的使用,它们大部分都是不可回收的。
上海市负责处理该市的干、湿、和有害垃圾但可回收物仍由私人企业处理。许多机构已经在上海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垃圾回收处理项目,其中之一便是绿色倡议。